在幼儿园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小朋友们时常把自己的绘本带来和小伙伴分享。“老师,你看!我今天带了《小青花》哦!它最后变成真的小猫了呢!”于是,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了中国风绘本故事《小青花》。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的问题引发了小朋友们的深入思考:“你觉得小花猫会带小青花去哪里玩?”“你觉得小青花是怎么变成真正的小猫的?”
小朋友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童趣的温情。老师便记录下来,还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定格住这些美好的瞬间。




小朋友们还注意到了青花小猫的花纹,热闹地讨论起来:“这个小瓷猫身上的花纹真特别。”“我喜欢这个小猫。”“旁边这个的花纹也好看!”
老师便抛出了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花纹呢?”
“我在金沙博物馆见过哦。”
“我在我婆婆的鞋子上也看到过。”
“我家的盘子上也有啊。”
……
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被绘本中的图案串联到了一起。
看到小朋友们对青花图纹感兴趣,老师便找来了各类资料,帮助他们了解得更多一点。
青花瓷色泽优美,图案精美,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我们也来画一画“青花瓷”吧,给我妈妈设计一个漂亮的盘子!

“我也好想拥有一只青花的小猫啊!”小朋友们产生了想自己动手做一只青花猫的想法。
说干就干,老师先用白色胶泥让小朋友们尝试捏制小猫,再用蓝色的记号笔为心爱的作品画上美丽的花纹,最后一只只“仿青花”小猫咪就诞生啦!

“呀!这个胶泥做的小青花怎么变形了?”
“是啊,怎么倒了呢!”
“看起来懒洋洋的,像是睡着了。”
“要是可以用陶泥做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倒了吧。”
“我家的青花都是瓷做的,比胶泥硬呢。”
“要是能拥有一只真正的小青花就好了!”
为了实现小朋友们的愿望,老师们征求家长的配合,将课堂搬进了陶艺工坊,让小朋友们亲身领略了一次泥土奇妙之旅。

现场,曾老师向参加活动的家长们阐释了前期幼儿园班级有关青花瓷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对于青花瓷的探索兴趣,从而有了开展本次园外亲子活动的初衷。

专业陶瓷鉴赏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再次分享了《小青花》绘本内容,在积极互动中向孩子们展示了往期青花瓷儿童创作作品,阐释了青花的历史与特色,介绍了陶瓷的制作过程。

接着,大家以《小青花》中的青花瓷小猫为原型,撸起袖子、系上围裙跃跃欲试。摔打排气、揉捏定型、小心吹干、精心描绘,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制作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青花。

通过家长与孩子们富有想象力的捏制与描绘,大家创作出了不同风格的“青花小猫”,孩子们也开心地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充满想象力的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小可爱诞生了。

经过了2周的耐心等待,小朋友们的作品终于烧制完成!莹润的釉面闪动着梦想实现的光彩。


本次“小青花”主题活动从园内的绘本阅读延伸至艺术创想,又拓展至园外的亲子活动,在阅读呼应生活的体验中,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感。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让家园共同发力,实现了孩子们“我也想要一只小青花”的小小梦想,不仅让小朋友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国传统青花之美,还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发现美和创作美的能力,让他们从体验中得到成长和收获。
编辑:陈飞